德国瑞好的创业路 l 从二战后的140公里说起

时间: 2023-09-19 18:01:37 |   作者: 新闻中心 1

  二战结束后, 作为战败国的德国满目疮痍, 经济极度萧条, 呈现出一派衰败景象。在那个严重丧失劳动力时代,商人的投资心态早已荡然无存,任何一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存而挣扎着……

  二战后,就算是有政府背后扶持的产业,也是很难在这环境下振兴下去,更加不用说创业的生存环境。可是,就有这么一位与众不同的德国小伙子,他的战后“生存之道”充满着不一样的过人胆识。

  1946年,刚满21岁的德国小伙子从东部战线(苏德战场)回到了德国。对于当时的他来说,残酷的现实让他无法选择理想中的学府深造,他面对的路和当时大部分普通老百姓一样:必须利用自己身边仅存的资源,去解决战后生存问题。

  小伙子的母亲曾经在德国东部某个小镇投资了一家皮革厂,但是由于二战,这个工厂已经很久没有开工了。灵光闪现的他,突然想到,与其空置皮革厂,不如用自己的力量去重整旗鼓。

  就这样,心中有些迷茫却拥有着胆识的他,骑着自行车,从纽伦堡的家跨越140公里,来到了皮革厂。他心中充满了坚定的信念:路在脚下,闯一条与他人不同的生存之道。

  创业之路必定是艰辛的,更何况又是在那样特殊的年代呢?可是这个20出头的年轻人却丝毫不畏惧。初期公司所有建设全都由他一人去打理,寻找合适的供应商,挖掘潜力的客户。工作繁忙的他,已把工厂当成了家。饮食起居都在这间小小的厂房中,他的生活和这家皮革厂早已无法分离。很快,皮革厂慢慢恢复了生产力,工人也迅速恢复到100人左右的规模。

  创业过程的初期,这位年轻人有机会接触到化工塑料厂。他开始逐渐熟悉不同塑料制品,也慢慢的发现在当时百废待兴的德国工业环境下,塑料制品的替代性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。也许是机遇,也许是小伙子不服输的血气方刚,他的创业投资想法打动了当地一个富人家。小伙子获得了一笔投资,让他顺利购买了一台专业塑料生产挤出机,抓住了这个难得的商机。1948年,他和另外两个合作伙伴,成立了Fränkische塑料制品公司,作为原皮革制品公司的一个分支公司单独运作。

  1951年他得到机会和德国大众公司合作,为大众甲壳虫这款车型提供轻便实用的皮制安全拉手。愉快的首创之后,他还为这款车型生产了车外的踏板。虽然是小小的两个汽车部件,但这也为他今后进入汽车行业打开了大门。

  上世纪50年代年之前,欧洲的窗户都是以钢窗为主。为了不被雨水腐蚀生锈,又会在钢窗上加一层塑料。而二战之后,钢材极度匮乏,他正是看到了这个巨大需求,1957年他创造性地将塑料型材作为主材,生产了第一根PVC门窗挤出型材也就是如今PVC塑料门窗的雏形。而钢材则成为了在某些需要提高强度的情况下,作为一种附材来使用。同年期间,他的公司也生产出了第一根冰箱上用的密封磁性胶条,这就是能将冰箱门牢牢吸附住的神奇材料。

  之后的创业之路上,他很注重于“细节投资”。独具一格的慧眼,往往不难发现常人发现不了的商机。1978年,他的塑料公司与大众帕萨特合作,生产了世界上第一个聚合物保险杠,自此以后,汽车的保险杠都是以聚合物作为材料,替代了之前的金属材质,优化了车身外观形状,让汽车性能大幅提升。

  他的科学技术创新之路,未曾停歇。凭借出色材料技术,1995年他带领着他的“工匠们”用一种创新材料——纤维增强型材,成功进入航空业,成为空客公司的长期供应商。这种材料更轻,同时提供了可靠的强度,韧性,当然也满足了航空业严苛的安全标准。

  他就是Helmut Wagner,正是那个在1946年骑自行车从纽伦堡到达德国东部瑞好小镇皮革厂的小伙子。而他创造的企业就以这个小镇命名,今天已经成长为一个分布全球,超过两万名员工的德国瑞好公司。

  随着公司的业务的壮大,Helmut Wagner先生慢慢的变忙,他不得不雇用职业经理人在内部管理公司。这样他有更多时间去见客户、供应商与合作伙伴。每个月,他有三个星期会在外出差,跑遍了整个德国,只有一个星期会留在公司处理内部事务。而这一个星期他的日程也是紧锣密鼓,在常人看来是超人才能够实现的工作量。

  创业初期除了劳累,更多是考虑怎么最大限度优化投入和产出。于是,为了合理规划利用时间和资金,Helmut Wagner先生在频繁的出差过程中,留心对比了包括火车、汽车和飞机等工具的出行成本。经过综合考量,他发现轻型飞机是最经济的出行方式。于是,他考了飞行驾照,买了一架很小的轻型飞机,之后就驾驶这架飞机去拜访客户。那时候并没有GSP或是导航,飞到目的地往往都是靠肉眼观察。在雾大的天气,更是有好几次让他深陷险境。

  在中国改革开放前,Helmut Wagner先生开始推进公司的国际化进程。他将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列出来,一个一个去评估,考量着这些国家现在是不是适合投资。回看当年Helmut Wagner先生留下的投资评估材料,我们仍就能看见他在世界地图上清晰地把中国圈了出来,并且标注出他对中国对外开放状况的解读。他知道,唯有了解这一个国家,读懂这一个国家的未来,才能在最佳时机进入这个市场。

  2004年,瑞好在苏州太仓开设了工厂,这也标志着这个家族企业决心全面开拓中国市场。

  而今,瑞好已经分布在了世界上70多个国家,在全球拥有近2万名员工。而这一切,都是从那张写满国家和各种标记的地图开始的……